发布时间:2025-06-16 01:10:01 | 考研网
台湾科技大学qs世界排名第327名。 考研网
中国台湾科技大学,前身为国立台湾工业技术学院,创立于1974年(民国63年8月1日),为中国台湾第一所技术职业教育高等学府,前身是国立台湾工业技术学院,于民国八十六年受教育部核可改名为国立台湾科技大学,是为中国台湾第一所技术职业教育高等学府,也是目前中国台湾高等技职体系之第一学府。
国立台湾工业技术学院成立於民国六十三年八月一日,为我国第一所技术职业教育高等学府。建校之目的,在因应我国经济与工业迅速发展之需求,以培养高级工程技术及管理人才为目标,同时建立完整之技术职业教育体系。本校校地约44.5公顷,校本部位於台北市基隆路四段四十三号,现有大学部学生4953位,研究生4259位,专任教师336位。
专业概况:
中国台湾科技大学自民国八十六年改名为国立台湾科技大学,目前设有工程、电资、管理、设计及人文社会等五个学院,分别有机械工程、高分子工程、营建工程、化学工程、电子工程、电机工程、资讯工程、工业管理、企业管理、资讯管理。
建筑、工商业设计及应用外语等系及工程技术研究所、自动化及控制研究所、材料科技研究所、光电工程研究所、管理研究所、财务金融研究所、设计研究所、技职教育研究所等独立研究所。
此外尚有人文学科负责人文及社会类等课程之教学,通识学科负责法律、音乐、环保类等课程之教学,以及师资培育中心专以培养学生未来担任中等学校工、商、管理、设计等科之合格教师,合计共有二十一个独立系所、师资培育中心、人文学科及通识学科等教学单位,招收博士班、硕士班及大学部学生。
考研网(https://www.kaoyanya.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名的媒体评论的相关内容。
一、清华、台大、港大居前三位,大陆大学授博士学位数量多
上海交大高等教育研究院院长刘念才教授表示,随着台湾地区作出有条件地开放大陆学生赴台求学、承认部分大陆高校学历的决定,2011年9月首批大陆学生即将赴台就读,大陆与台湾、香港、澳门之间高校大门将越来越多向彼此敞开,两岸四地高等教育的交流互通已进入新阶段,开展两岸四地大学排名有助于学生挑选更适合自己的大学,也有利于大学间的相互交流与借鉴。“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名”依据的指标体系包括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质量、学校资源四大类共13项指标,7项产出指标各占10%权重,其它占5%。
在公布的前100名大学中,北京清华大学和台湾大学并列第一,香港大学位居第三。第四到第十名依次是:清华大学(新竹)、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北京大学、交通大学(新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前十名大学中大陆的有4所,台湾和香港各有3所。澳门特别行政区排名最高的是澳门大学,排在第72名。
两岸四地大学中,研究生比例最高的前20所学校全部是大陆和台湾的大学,其中交通大学(新竹)、北京大学等7所大学的研究生占全校学生比例已超过50%。博士授予学位数量排名前十的,全部是大陆学校,其中多所大学每年授予的博士学位在1000个以上。留学生比例最高的前八所大学全部是港澳大学,其中6所大学的留学生比例超过20%。
二、大陆高校欠缺有影响力的国际学术大师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排名设置了校友和教师获得诺贝尔奖和数学菲尔兹奖数量的指标。四地有三所大学培养过诺奖得主: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194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大清华研究院),198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李远哲曾在台湾大学取得学士学位(1959)、在清华大学(新竹)取得硕士学位(1961)。李政道和丘成桐因没有取得过国内大学学位而不计。香港中文大学是两岸四地大学中唯一一个有教师在本校获得诺贝尔奖或菲尔兹奖的大学,其前校长高锟获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论文被引次数是国际上公认的反映学术研究影响力的主要指标。在汤森路透公司“高被引科学家”数据库统计公布的近三十年来在21个学科内全世界论文被引次数最高的6000余名科研人员中,香港科技大学、台湾大学、香港大学等港台高校都有多名高被引科学家,而大陆仅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个别学校有1名。
虽然大陆绝大多数大学已要求新聘教师具有博士学位,但大陆高校教师队伍整体质量显然尚有待提高。排名榜中。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占教师总数90%以上的10所大学,全部是港台大学,其他进入排名的港台大学的博士学位教师比例大多在80%以上,而大陆地区只有北京师范大学一所学校博士教师比例超过80%。
三、科研能力:港台高校师均表现领先
按近五年在《自然》和《科学》两本国际顶尖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数看,前三名分别是清华大学(北京)、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全部是大陆高校,前十名(12所)中大陆大学有8所;但是,师均发表论文最多的是台湾的清华大学(新竹),前十名中大陆高校只有3所。
年度发表SCIE和SSCI论文最多的是浙江大学,前十名中大陆高校有9所;但是师均发表此类论文的前十名大学中,大陆高校只有1所,其它9所全部是港台高校。
清华大学(北京)的国际专利数量位居两岸四地大学之首,但是师均数仅位列第八位。除清华大学(北京)外,没有其它大陆高校能够进入国际专利总量和师均数的前十名。清华大学(北京)以近40亿人民币的数额位列“年度科研经费”第一,前十名中大陆高校有8所;但师均科研经费中最高的是香港大学,前十名中大陆大学只有3所。
“办学经费”总量前十名中有8所高校来自大陆,较去年排名增加2所,清华大学(北京)以82亿人民币的数额雄踞榜首,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广州)、武汉大学等进入指标前十的高校的“办学经费”也均有较大幅度增长;台湾地区办学经费总量最高的是台湾大学,但今年名次下降至第12名;香港高校在生均“办学经费”方面延续往届优势,囊括该指标前五名,大陆地区有3所大学进入前十名,澳门和台湾地区生均经费最高的澳门大学和阳明大学分别位于第13名和第15名。